【广东卫生在线】中山一院新研究!这种恶性肿瘤,可提早3个月发现复发转移
近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在骨肉瘤治疗监测研究方面有新进展。中山一院沈靖南、尹军强教授团队研究发现,通过肿瘤先验(Tumor-informed)深度测序技术路线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(ctDNA),可以比传统影像检查提前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,为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抢得更早的干预时机。
这是该项技术在骨肉瘤疾病治疗监测中的首个应用研究,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《柳叶刀》旗下子刊《eClinicalMedicine》。

更早监测:
可提前3个月发现骨肉瘤恶性复发转移
骨肉瘤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,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约60-70%,一旦发生肿瘤转移,生存率则仅为20-30%。因此,想要及早调整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,早期识别肿瘤复发和转移就成了关键。
然而,尹军强教授介绍,骨肉瘤诊断领域一直缺乏普遍可靠的肿瘤标志物,传统的CT、MRI等影像检查也存在诊断不够灵敏和特异的问题。
循环肿瘤DNA(ctDNA)监测是通过在患者的血液中检测肿瘤相关的DNA片段以了解肿瘤的状态和治疗反应的技术,可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、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的MRD监测,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。
研究团队尝试利用这一技术特点,为骨肉瘤患者的精准治疗挖掘价值。他们通过研究83例骨肉瘤患者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发现,在治疗前后,采取“一人一策”的定制化ctDNA检测方式,结果ctDNA检测阳性及定量数据可反映患者治疗效果和病灶复发转移“痕迹”,对比影像学检查手段,将发现的时间平均提前92.6天。
研究显示,ctDNA预测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6.7%和95.1%,预测准确度高达90.0%。
更少辐射:
降低儿童患有血液系统疾病风险
由于骨肉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,使用传统的CT影像检查存在着辐射累加的问题。
《Nature Medicine》上有一篇研究文章,研究表明儿童 CT 检查会增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风险”,临床上,医生也担心有些孩子可能控制好骨肉瘤疾病,但复查监测的辐射量累加又导致其患上血液系统疾病,尹军强教授认为,ctDNA检测方式可以降低这方面的风险,只需要患者10毫升的血液即可更精准评估病情,为患者的监测和降级治疗也提供更便捷精准的依据。
对于未来的应用展望,尹军强教授表示ctDNA检测可与影像学相结合,“比如将原来一年四次的CT检查,改为一年三次,逐步降低辐射量的累加。”
文/记者 刘晓华 陈乐
报道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1o-JmhTiwlY8Woh7AaUIg
报道时间:2024-07-06